“救命啊!救命啊!”2月20日早7点53分,上高县人民医院门诊二楼电梯旁传来一阵女性哭喊着的求救声。一时间,儿童保健科主任易冬兰、医生胡桂英,碎石室医生肖明辉等数个科室的医务人员纷纷闻声跑来。
“喂,快醒醒!快醒醒!”“病人颈动脉搏动消失,呼吸停止!”“心肺复苏!”“我来吹气。”“我来按压。”“我打电话急诊科!”一到现场,大家迅速展开抢救。
很快,急诊科、门诊部的医务人员都带着平车来到抢救现场,患者被迅速转入急诊科进一步救治。到达急诊科时,医务人员已严阵以待。
心肺复苏、建立静脉通道、心电监护、气管插管、呼吸机辅助呼吸、急采血气......抢救工作有条不紊。
心电监护显示:患者发生了室颤(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,如不及时纠正,患者往往在5-10分钟内脑死亡)。“除颤仪准备!”“请大家让开!”救人刻不容缓,急诊科主任卢芳当机立断为患者紧急除颤。
“心监显示患者窦性自主心律恢复,可是血压很低”“多巴胺持续微量泵入升压”急诊抢救室内,紧张的氛围丝毫不曾减退。
得知自己经管的患者突发意外,经管医生、医务科副主任胡元斌紧急赶到急诊科。可他刚到达急诊科几分钟,患者再次发生室颤。除颤、监测生命体征......又是一通行云流水般的抢救操作。25分钟后,患者的生命体征趋稳,但依然靠呼吸机辅助呼吸。
阶段性抢救暂告一段落,患者的苏醒还需进一步治疗。但有几个问题横在大家的面前。
患者因扩心病入院,此次休克的具体原因是什么?
短时间内,患者已出现两次室颤,接下来该怎么办?
为了给患者更全面的监护和治疗,当天上午,在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共同护送下,患者被转入ICU(重症监护室)。
在这个没有家属陪伴的科室里,医务人员担起了治疗、护理的全面责任。
病情监测、方案调整、生活护理、医患沟通......
第一天,患者血压需靠升压药维持、呼吸靠呼吸机辅助;
第二天,在上述支持下,生命体征维持尚可,升压药用量有所减少;
第三天,停用镇痛镇静,患者神志模糊,拔管脱机,停用升压药。
第四天,患者清醒,生命体征平稳。
从突然倒下,到四面而来的医务人员,再到急诊室内争分夺秒的抢救、ICU里的严密监护,5个科室的20余名医务人员为了生命不断奔跑着接力;从心肺复苏到紧急气管插管、床旁电除颤、呼吸机辅助呼吸、升压补液……一项项抢救措施紧密衔接、快速响应,为生命争分夺秒。
心跳骤停后4分钟就可发生不可逆的损害,10分钟后就可能发生脑死亡。所以心跳骤停后及时有效的急救尤为重要。近年来,我院以五大急救中心为依托,不断强化院前院内急救能力及水平,加强多学科诊疗模式推进,让患者在医院能得到更快、更好、更专业的治疗!
呵护生命
只为更好

上高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、国家卫生县!请文明用语、诚信经营、礼让行人、公共场所不吸烟、不高空抛物……上高是我家,创建靠大家!